多年来,文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党支部在院党委及院行政的领导下,围绕学校(院)的中心工作,在努力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以党建为抓手,在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促和谐、谋发展的新路。
一、以提高团队思想觉悟为保障
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是公共事业管理系党支部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一方面,按照校党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与要求不定期地进行专题学习与研讨,另一方面按照党内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的要求,把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结合起来,构建党员思想交流的平台。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党员积极参与并深入学习与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新的章程,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使每个党员树立并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认真思考在新的形式下,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践科学发展观。
支部以学校提出的“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要求教师党员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自觉加强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以对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负责的思想高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求教师党员不仅精业更要敬业。
二、以增强团队凝聚力为抓手
公共事业管理系支部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始终把促和谐,求发展为目标,以增强团队凝聚力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公共事业管理系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都为党外人士,5名教授中有3人为党外人士。因此,党支部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全力支持他们的各项工作,一方面为他们在教学改革、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及建议,另一方面全体党员积极配合、协助支持、并执行提出各种措施,为专业与学科的发展尽各人最大的贡献。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系里形成了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宽松的工作环境,重大事项全体教师共同商议的良好的工作氛围。
事实证明团结的队伍是一只有战斗力的队伍。正是公共事业管理系教师的凝聚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硕果累累。自2003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以来,已经完成四届本科生的培养,教师的学位提升比较快,目前共有2位博士学位教师,两位教师在读攻读博士。
三、以教书育人为中心
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严师出高徒。公共事业管理系教师把以对学生专业学习中的严和生活中的爱视为己任,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以“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拓宽知识、增强适应性”的教学工作思路,努力打造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专业知识、良好品德素质的优秀人才。
学业上,公共事业管理系全体教师侧重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的理念。从新生入学伊始,就由资深学科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做专业介绍,为他们开启专业的大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是在各自教学环节中严把质量关,如:测控0801班新生在向加吾班主任辛勤工作下,第一年不及格率仅为0.9%,为全学院最低,事管06级毕业学位授予率达100%以上,位于学院前列。公共事业管理系教师在教授学生书本知识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更不忘教书育人的责任,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不仅在生活上关心同学,在思想上帮助同学进步。
自学院创立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公共事业管理系全体党员教师都担任了班主任或导师,承担了更多教书育人的责任,并推动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虞维华副教授、龙长安副教授、郑春光副教授、王薇副教授等老师热心于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获得校大学生科技项目8项;虞维华老师指导的张珊珊等同学在大学生挑战杯活动中获校一等奖;龙长安老师指导的宣鼎等同学在大学生挑战杯活动中获校三等奖,刘梦圆等同学获2008年校SRTP项目重点立项,丁娜娜等同学获2010年校SRTP项目重点立项等。
四、以教学、科研、学科发展为目标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是公共事业管理系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最终目标,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思路,在系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水平连年提高:本科毕业学位授予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8%左右,自2006年专业首届本科毕业以来,每年均有多位同学考入其他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科研工作上新台阶,目前系教师主持教育部项目有2项,主持或参与省教育厅及以上项目10余项,其它市、校级项目10余项;国内重要期刊论文20余篇。在学科建设方面,初步形成了非政府组织管理与研究、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三个稳定的研究领域,虞维华老师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公共管理教学团队和公共管理创新团队,目前正在与行政管理系合作积极申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点。
五、以保持党组织成员先进性为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系党支部成员在学习中领会到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在各方面保持先进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集体的荣誉付出更多的努力。邵宁、虞维、郑春光、李瑞华等在各年度考核校优秀,龙长安、向加吾分别是2009、2010年校优秀班主任,邵宁是2008年校优秀班主任,施富兰是2005年暑期社会实践校优秀指导教师。支部鼓励并积极组织、支持党员参加学校各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如:邵宁、龙长安老师参加校拔河比赛在进入校三强,打破文法学院在学校历史记录;邵宁2007年校教学比赛二等奖,施富兰老师获院教学比赛二等奖,参与教学比赛人数和获奖人数在学院位于前列。系党员、教师在向四川地震灾区、玉树泥石流灾区捐款捐物等活动中踊跃积极,捐款面和平均数均位于学院前列。
公共事业管理系支部全体成员将以此次申报先进基层组织为新的契机,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